英倫行腳:從老志工和小學生看英國文化素養 | Vista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英倫行腳:從老志工和小學生看英國文化素養

圖/作者提供
圖/作者提供

今年六月下旬,我去了一趟英國,參加由伯明罕大學所主辦的「文化資產」短期學程。在這段期間,我不但聽了許多文化觀光、博物館等領域的大師的精采課程,也有許多的收穫。為期兩週的參訪活動,安排得相當緊密又別具特色,無論是拜訪工業革命的發源地鐵橋谷、大英博物館、Wedgwood、Cadbury等地或場館,無一不讓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在參訪的過程中,看著英國倫敦、伯明罕等地的許多精美文物和熱鬧的活動,我不免的會在心中偷偷地掂量,到底外國的月亮有沒有比較圓?台灣和英國的差異又有多大?

誠然,英國有很多大大小小的博物館,也有許多漂亮、富有傳統的文化遺產,但回頭想想台灣——我們有引以為傲的故宮博物館,也有美麗的蘭嶼、綠島和東海岸等風景名勝,但兩個國家的差距到底在哪裡?

是兩國的物價和收入差距嗎?還是交通運輸的便捷性?經濟學家也許會用GDP來詮釋,學者也可能從教育水準或文化統計來回答。不過在我看來,台灣和英國最大的分野,在於他們對文化素養的重視,以及對於全人教育和價值觀的培養。

舉例來說,當我拜訪歷史悠久的牛津大學時,來幫我們做嚮導和講解的志工,竟然是一位已經年過六旬的長者。看著這位老先生拄著拐杖徐徐前進,卻不減精神矍爍的一面,他津津樂道牛津的大小事,還得意的告訴我們他是牛津的校友,年輕的時候曾在此主修法文和德文。

透過他的講解,我們才得知遠近馳名的牛津大學(University of Oxford),是一所位於牛津市的公立研究型書院聯邦制大學。和台灣一般常見的公、私立大學不同,牛津大學是由三十八所成員書院以及四所學術學院所組成。

各個成員書院為獨立的行政機構,並隸屬於大學。每個書院都有不同的管理架構、獨立的招生,也有專門的單位負責安排學術活動以及教授的研究領域。牛津大學聞名遐邇,卻沒有主要的校區,教室、圖書館等分布於市中心的各個角落裡。

負責嚮導的老先生對牛津大學的沿革、由來知之甚詳,他提到牛津最早的教學年代可追溯到1096年。牛津的各種大小事透過他的講解,都可以掌握整體的脈絡。不只是數百年前的歷史,或是近年來電影「哈利波特」在此進行拍攝的場景、花絮和趣事等點點滴滴,透過他風趣幽默的說明,讓我們宛若置身當年的電影場景之中。

更難能可貴的是他刻意用淺顯易懂的英文來講解,讓我們這群遠道而來的訪客都能理解他所介紹的內容。想想,這是一幅多麼令人動容的畫面!

年近七十的老先生神采奕奕、腳步輕快,牛津市區的每一座建築物和街景,都是他眼裡的榮光與驕傲。佩服、感動之餘,不禁讓我自己反思:我能夠像老先生一樣熱愛自己的母校和所居住的城市嗎?未來退休離開工作崗位之後,可否在花甲之年貢獻自己的能力,也在博物館或文化景點擔任志工呢?

來自牛津的老先生並非特例,我在鐵橋谷博物館也遇到上了年紀的婆婆擔任解說志工,為我們這群外國訪客介紹鐵橋谷的由來,我更覺得慈祥、優雅的婆婆本身就像是一本活字典。

已經被列為世界遺產的鐵橋谷,是由綠色森林中心(Green Wood Centre)和賽文谷鄉間基金會(Severn Gorge Countryside Trust)等團體來負責營運。

老婆婆娓娓道來鐵橋谷的歷史和當地文化,原來鐵橋谷(Ironbridge Gorge)原名叫做塞文谷(Severn Gorge),是英國施洛普郡一個由塞文河切割而成的深峽谷。當地因為世界上第一座鐵橋而聞名全球,也讓大家見證了工業革命的起源。

這一趟英倫之行,讓我大開眼界,也因為參觀了許多大大小小的博物館,讓我對文化資產保存與觀光有了嶄新的領悟與見解。

但我得說,牛津的老先生和鐵橋谷的老婆婆帶給我的衝擊和影響最是巨大。在他們身上,我見識到什麼叫做「退而不休」,也從這群長者的言談舉止中,更加深了我對文化素養的重視。

根據維基百科的詮釋,生活是由藝術、表達、歷史和經驗所交織而成,文化素養要求在創造公眾語言和群體思考上對瑣事及其用途有範圍廣泛的理解。

台灣以往的教育理念,都太偏重智能領域的養成和訓練,但全人教育的發展不是只有智力的部分,還包括了德行、體能、社群、美育及情緒等範疇。追求課業成績固然重要,但探索生命的意義和價值、啟發潛在的學習創造能力,這些部分也同樣重要。

我在英國期間,看到許多中、小學生在老師的帶領下來參觀博物館和科學中心,浸淫在文化與科學的氛圍裡,藉此培養孩子們的好奇心、想像力和創造力。未來的主人翁就像是一塊黏土,他們的可塑性很大,英國特別注重培養學生達到個人的均衡發展,所謂「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想這一點是特別值得我們借鏡的。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