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能力最值錢?——再論通才與專才 | 陳鍾誠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哪些能力最值錢?——再論通才與專才

圖/本報系資料照片
圖/本報系資料照片


前言

在上一篇談論〈學習技術應該從幾歲開始呢?—兼論通才與專才〉的文章中,我們討論了「學習年齡與方向」的問題,在本文中我們將延續「專才與通才」這個議題,並進一步擴大到「學習與產業」之間的關係。

兩個月前,當我寫完〈台灣技職教育的危機與轉機——Maker型技職教育〉這篇文章後,發現小兒子主動想要參加這種 Maker 型技職教育(而且他真的不太適合現今的教育體制),於是我就決定趕在 5/30 在家自學申請截止前,送出了他的自學申請。

最近,聽朋友說他看到了申請回覆的結果,小兒子的自學申請通過了,但回覆意見是:「仍然需以七大領域為主」。

這個回覆,引發了我寫這篇文章的動機!

再論專才與通才

「專才與通才」之爭,一直是大學教育裡的重要議題,在前一篇文章中,我們已經從學習的角度談論過這個問題,在此不再重述。但是我們想延伸這個議題,看看這個問題與「國家經濟」之間的關係。

首先,我想請讀者先看看下列這張圖,您應該很清楚的可以區分哪個代表專才,哪個代表通才。

接著讓我們想像一下,假如有一個國家,整個國家的人都是通才,而且都很專心學習「國英數理化史地」的考試技巧。而另一個國家的人,他們都隨著天賦與志向去發展,每個人都有不同的專長,這個國家的「專才與通才」分布圖,應該會如下所示。

當然,上圖右邊的那個並不是太陽花,而是很多專才疊合起來的結果,您可以看到當很多很多的專才繼續疊合上去,整個圓形就會變得比很多通才疊起來還要大。

如果以國家的尺度來看,一個充滿通才的國家,是無法在「知識經濟」的世界裏具備足夠競爭能力的。

為甚麼呢?請讓我繼續用圖形說明。

知識經濟地圖

假如,我們用下列的圓形代表全世界的知識。

任何一個國家的知識都不可能超過「全世界的知識」的邊界,因為那個國家是屬於這個世界的成員之一。

如果有兩個國家 A 與 B,那麼兩者所擁有的知識地圖可能如下。

對於 A 來說,他可能不具備某些 B 國的知識,所以無法生產某產品,因此只好向 B 國購買這些產品或服務。反過來說,B 國也會向 A 國購買某些另一些產品或服務。

但假如又加入了一個新國家 C ,於是 A, B , C 三國所形成的知識地圖如下:

在上圖中,您覺得哪個國家的「知識經濟」會比較好呢?而哪個國家在「知識經濟」體系裡會落於下風呢?

我的想法是: A 和 B 應該都可以活得不錯,但是 C 就可憐了!

為甚麼呢?

因為 C 所擁有的知識,都屬於 「A 聯集 B」的一部分。換句話說,C 沒有任何獨門秘技,於是 C 的產業都處在一個競爭性的紅海當中,無法獲得超額利潤。

但是 A 和 B 都具備一些獨有的知識,而這部份就能擁有龐大的超額利潤,因此在「知識經濟」的世界裏可以擁有足夠的競爭力。

因此,若要能夠到達藍海,必須擁有一部份「獨有知識」,才能夠獲得超額的利潤,否則就只能做那些「別人也會」的事情,在紅海中慘烈的廝殺。

在知識的範圍之外

若純粹按照「知識」來看「經濟」,其實是不合理的!

這個世界還有「精神、技術、生產、服務」,另外還有「專利、國家大小、貿易障礙、天然資源……」等等因素,是我們難以分析的。

舉例而言,像是施振榮先生所提出的微笑曲線,談到「研發與行銷」佔據了最高的利潤位置,而生產製造則利潤稀薄。但這種情況並不是必然的。

舉例而言,在 1980 年代,擅長「生產與品質管理」的日本,就曾經創造了高額的利潤,但是從 1990 年之後,日本雖然在這方面還是很好,但卻被先進的「美國」與後進的「中台韓」聯合夾殺,利潤日漸稀少。

結果「中韓」逐漸崛起,但是「台日」卻日漸衰退,關於這背後的原因,可以參考〈社會理論:為何台日停滯、中韓崛起的一個簡單解釋〉這篇文章。

就筆者的觀察,中國透過龐大的勞動力進入「製造領域」,韓國則透過「政府聯合大集團的持續研發能力」,在需要長久投入的研發領域,以及規模性的品牌領域得到了相當不錯的成果,但是「台灣」仍然停留在「代工製造」領域,於是逐漸被後進的「中國」所取代,而且由於「企業分工過細、規模也過小」,所以難以像韓國一樣長久投入某些研發領域,於是逐漸衰敗。

台灣研發的弱點

台灣真的沒有長期的投入研發資源嗎? 關於這點,我並不完全贊同。

我們的「大學、國科會、工研院、中研院、資策會……」等等機構,其實都長期的投入了研發領域,而且我們的「平均每人論文數量」在全球可是名列前茅的,如果說我們沒有長期的投入足夠的研發資源,那應該是指「民間公司」,而不是指「政府」。

我們政府所投入的研發資源,在「李國鼎、潘文淵」等人的時代,透過「移植學習國外技術」,曾經創造出「新竹科學園區」的整個產業群,並不是沒有效果的。

問題是,當我們在製造領域的技術已經到達世界水準,沒有明確的技術可以移植之後,工研院的那些投入就不再有效。而大學裡又因「過度重視論文」的 SCI/EI/SSCI 政策而與產業脫節之後,這些投資就成了消耗,知識成了紙上的遊戲,再也無法對經濟有任何的幫助。

重新連通任督二脈

如果說「知識」與「經濟」是任督二脈。那麼,我只能說台灣任督二脈之間有個東西塞住了,只有重新打通這個塞住的點,才有可能讓台灣的「知識經濟」進一步發展。

而打通這個任督二脈的關鍵,是讓「通才與專才」攜手合作,尊重各方面的人才,做理論的不要輕視做實務的、而做實務的也尊重做理論的

在教育方面,有些學生可以接受理論方面的訓練,那是很好的事情,因為他們知道只有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高更遠。對於這類的學生,他們想要上「建中、北一女」去尋求更好的學術發展,那並沒有甚麼不好,這些學生去學習七大領域,那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

另一方面,那些對理論沒有興趣,想要早點進入實作領域的學生而言,我們的教育體制是否能夠也同時尊重他們,不要把他們強制留在「七大領域」,因為這只會讓他們留在教室裡,聽著不想聽的課,學著不想學的理論而已。

我們是否能讓他們有機會朝著自己的「天賦」與「志向」去發展,讓想學音樂的同學去學音樂,想學水電的同學去學水電,想成為 Maker 的學生去學習相關的軟硬體技術,讓想賺錢的同學可以到市場上去面對他們的未來。

等到有一天,這些學生們發現「內力不足、理論基礎不夠了」了,他們自然會回來學習理論的。

而我們需要學會的,就是放手!

這看起來很容易,但做起來卻很難!尤其是要父母對自己的小孩放手,那真的是超級困難!

如果有一天,我們有了這樣的教育體制,我相信台灣任督二脈阻塞的問題,自然也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後記

話說回來,到底哪些能力最值錢呢?當然是那些只有自己會的獨門能力,而且你還知道誰需要他的那種能力,才是最值錢的。

我們應該為學生建構出一個環境,讓他們可以朝著自己的「天賦」與「志向」去發展,而我們這一代的任務,就是為他們建構出好的學習環境,讓他們有機會站在前人的肩膀上,看得更高更遠,而不是逼他們吞下我們所想要給予的知識,成為我們的複製品。

I hope, I wish, and I will !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