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滾吧!「集點」人生! | WaCow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翻滾吧!「集點」人生!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別誤會了,這篇可不是嘲諷集點換贈品的消費行為。在良性競爭下,現在不論哪家超商的集點贈品都實用可愛,排成一系列更令人賞心悅目。既然每天要花費,順便湊湊換個療癒小物有何不好?為了更快達到目標,邀請家人、同事一起來集點,還能順便增進彼此談話機會,這種另類凝聚感情的社會功能,恐怕當初也始料未及。我們還真該感謝這些療癒系商品撫慰多少上班族的靈魂,才能繼續在烏煙瘴氣的環境裡維持社會運作。

其實超商集點行銷之所以成功掀起熱潮,只是剛好發揚光大我們潛在的行為模式而已。

在Rolf Dobelli所著《思考的藝術》一書中提出「不作為偏誤」的同時,前一篇也提出「行動偏誤」(The Action Bias):「即使行動根本沒什麼用處,還是先做了再說,尤其是當遇上情況不明的場面時,內心便會泛起一股採取行動的衝動。不管做什麼都好,也不管到底這對解決事情有無幫助,總之聊勝於無。」 而台灣十幾年來陷入泥淖、混沌不清的政經環境,恐怕就是我們壓在心頭上最大的不安來源。

於是我們展開了各自的「集點人生」。

不只是手上多了好幾張集點卡,百貨公司、飲料店、文具店、早餐店……等等,這些想盡辦法挖出你消費動力、培養消費忠誠度的也許我們還有警覺,但事實上我們每天從事的集點行為比這更多!成天嚷嚷要創新的公司,是不是辦了很多教育訓練?或是提供補助要你任選研討會參加?公務員被規定上滿多少時數的成長課程、圖書館也鼓勵你借書集點換贈品,連大學教授也得加入累積學術文章評比的行列、怕失業想中年轉業不然就先去學幾樣流行技能,寫app還是電腦動畫……我們用這些行為代表自己力爭上游,為未來做好準備,時間體力都已經付出殆盡了,應該也對的起自己了吧?!

事實上你我都知道,這些行動對降低焦慮毫無幫助,更可怕的是集體行動偏誤的結果讓各項證照制度也成為歹戲拖棚的劇情,成為畢業生「集點」項目之一,反正考試是最拿手的技能,補習班還能助你一臂之力,能拿的證照就都先來吧!而市場也樂於「創造」更多認證、更多證書,有人願意花錢補習考試,整體補教相關產業都受惠,還不先大撈一筆再說。最後結果就是我們對證照執照無感,失去鑑別力的證書就只能增加履歷的長度或讓面試官眼花撩亂而已。

「證照無用論」向來是爭議的話題。還記得有部日劇「派遣女王」,大意是描述這位擁有不計其數執照的女生,以極高的時薪和能力解決業主各項疑難雜症的打工故事。但仔細探究其中劇情,女王擁有的很多是法律規定的必要「執照」,而不是擁有「證明你多會」或「證明你學過什麼」的證照而已。此外,女王花非常多的時間實際參與各種工作,發揮關鍵轉折處都是運用判斷問題在哪裡的能力,接下來才是選擇運用哪些工具能力解決問題;也就是說重點還是在走那麼一遭、花時間累積經驗等待考驗,那麼工具能力才能轉化成「實力」,協助自己獲得最後的肯定。最後,檢視一下身邊各行各業的「達人」們,他們未必擁有很多證照,但都相同地投注畢生熱情在一件自己喜歡的事情上,最後忘我地登峰造極。

每個人公平的擁有24小時,時間具有排他性,我們都無法同時完成兩樣工作。問問自己為何要付出時間做這件事,人生勝利組絕對不是集點換來的!人生比較像是闖關遊戲,過了一關自然就會累積能力在自己身上,不需要集點證明。千萬別讓解決焦慮而生的集點活動排擠真正闖關的體驗時間,因為最後你只會換來廉價無用的鑰匙圈,而不是那把真正的金鑰匙。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