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德國的度假保姆談長期照護 | 林怡潔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從德國的度假保姆談長期照護

我有一位德國好朋友悠莉雅是德國國家電視台記者,今年三十八歲,生了四個孩子,其中有一對雙胞胎,最小的女兒比我的女兒大一個月。我們年紀只差三歲,但我透過視訊向她開玩笑說,我的成就比你少太多了!

悠莉雅的先生任職於汽車公司,兩人都有朝九晚五的正職工作、家中沒有請幫傭,小孩沒有送保母家、也沒送去托嬰中心,小孩的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不住一起,但小孩仍然健康快樂成長,他們到底是怎麼做到的?悠莉雅去年第一次請了一年的育嬰假,準備開始寫一本書,談自己如何利用德國法律中的打工度假保姆制度,完成生育四個小孩的超級任務。

撰書出版關於德國保姆度假打工制度的悠利雅和四個小孩。
撰書出版關於德國保姆度假打工制度的悠利雅和四個小孩。

度假保姆制度(Au Pair)源起法國,在歐美地區近十年間逐漸盛行,其中德國是最早讓這項制度合法化的國家之一。其他國家的年輕人到德國去先接受訓練,居住在年輕的父母家,食宿由寄宿家庭負擔,保姆負責接送小孩去托育中心或上幼稚園,平常也可以利用時間去上上便宜的語言學校學德文,晚上父母回到家,保姆就完全有自己的隱私、房間和時間,週末也由父母自己親自照顧小孩,保姆自己則安排休閒時間,也可和家庭一起同行出去玩,年輕父母也會支付保姆一些零用金,使保姆在當地生活無慮。悠莉雅家中的保姆來自東歐、美國、亞洲不同國家等,一年一任,小孩也因此學到不同的語言和文化。

北歐社會普及的托育服務,使得女性勞動參與率提高,但我常想:除了北歐制度,我們的制度是否可以做哪些調整與創新?除了考慮引進德國的度假保姆制度,如果我們能夠調整改變長期照護中,對多來自於東南亞「外勞」的文化觀點,而能用更寬容的角度來看待他們,除了滿足照護需求,是否也能同時兼具文化交流的功能呢?理想的幼兒教育環境要能支持多國語言與文化,包括亞洲、大洋洲、西班牙語、非洲語言等,最後才是歐洲語言和英語這些強勢語言,讓我們的孩子從多元文化的刺激中,培養多一點文化感受力、想像力和包容力。

我在大學時期也曾經擔任短期保姆打工,覺得和小孩子一起玩是很快樂的事,助教還將自己報名的直排輪讓給我去上。生了小孩以後,本也想找大學生來住在家中幫忙照顧小孩,但先生考慮到隱私、證照和生活作息,此事作罷。我問他:「如果是一個外國人來家裡短期打工度假住在一起,好不好?」他說:「感覺會比較好。」我們兩個都有正職工作,和悠莉雅的情形相彿,因為工作,我去年九月把女兒送去台中一間私立托嬰中心,面對朋友關心,我只說「古時候的希臘聯邦社會,小孩採公共托育,是從小教育民主參與的最好實踐。」但女兒在三個月內就生了兩次病,第二次重感冒加上念珠菌感染連續一個月,原因疑似因為活動空間都在室內,小朋友容易彼此傳染,師生比高,小孩沒有辦法得到及時的關心,是此我讓小孩請假不敢再帶去上學。

公共空間是否能提供更多小孩、老人等族群也能參加的文化活動?以台中文化創意園區來說,目前有許多閒置的展場空間,舉辦的活動和社區居民、附近大學也缺少連結,久而久之,其創意的能量也會越來越減少,而變成一個商業模式為主的無特色展場。我們社會訓練出這麼多幼兒保育的教師,卻很少她們發揮工作專長的機會,豈不可惜?我認識的一個幼保系畢業老師,就改行去當電動機車的業務,如果可以有更多的公共空間,可以彈性運用專長,例如博物館、美術館也可以和幼保等照護相關科系的課程結合,多開發美育的創意教育活動,讓老人、小孩也都能悠遊在創意的天空裡。各種親子餐廳中,如能多提供一些小孩可以參加的多樣創造力活動或繪本區,也能讓親子得到更多收穫,吸引父母再度上門。

日本的照護方式目前朝向社區化發展,宮崎駿動畫「崖上的波妞」中就有這樣一幕場景,老人院和幼稚園比鄰而居,花園相通,因此小孩也會跑到老人院中玩,從中能得到老人的智慧與關心,老人也能得小孩膝下承歡之樂。我所認識日本長野縣鄉下的眼科醫師,則將自己一樓的診間部分開放成為社區公共空間,老人除了去那邊候診,也和社區居民達到聊天交誼的目的,畢竟人如果離群索居,對於身心發展不利。由於眼科屬性比其他專科來得「乾淨」,也是一種創新。

公共空間的無障礙是改善、創新照護的重要一環,台北市的許多餐廳都有無障礙設施或換尿布台,但在台中市就很缺乏。而騎樓、行人步道經常被占用或者付之闕如,人必須走到馬路上,也對老人、小孩以及需要輪椅的族群造成很大威脅。也反映了政府與居民都需對公共空間有更多的尊重。

對於偏鄉、原住民的照護需求,目前長照基金仍在保留討論中,筆者與長期參與嘉義地區的偏鄉巡迴醫療照護的長庚眼科醫師陳肇寅進行巡迴醫療的社區醫療照護研究,發現鄉下的老人偏好住在自家,擁有原先的社區網絡,而每週到2-3鄉下社區巡迴醫療也能達到「救急」、提早發現病徵而輔導就醫的效果,醫師和巡迴醫療車到鄉鎮廟口看病,或者有熱心地方人士提供自家客廳當作診間,透過公衛護士宣導,每次總有近一兩百人參加,絕大多數是老人。

如果其他有偏鄉縣市也能推行類似的巡迴醫療制度,對於提供偏鄉、弱勢照護方面的醫療需求,應可有很大功效。另一個值得檢討的則是偏鄉圖書館或文物館的功能,如能結合已有的巡迴圖書列車等活動,成為社區重要的文化活動中心(hub),設置一些輕鬆的空間,讓幼兒、老人,甚至青少年都能經常來此,使圖書館不只是具有借書的功能,更有社區資訊中心、輔導中心的功能,相信也能增進偏鄉的生活品質。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