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輸吧,我們沒有競爭力! | 劉揚銘 | 鳴人堂
親愛的網友:
為確保您享有最佳的瀏覽體驗,建議您提升您的 IE 瀏覽器至最新版本,感謝您的配合。

認輸吧,我們沒有競爭力!

台灣是個「競爭力上癮」的社會。每天看到的新聞總是提醒我們,要趕快加強競爭力。

光是最近一周就有舉不完的例。經濟新聞裡,有人對於GDP成長下修表示:「競爭力輸中國,台灣就無法超生」。匯率新聞裡,有的企業要求「央行貶值企業才有競爭力」;也有企業說「匯率不是我們能左右的因素,我們會自己加強競爭力」。就連教育新聞的標題也是「12年國教要激活學生的競爭力」,此外還有大學舉辦「青年競爭力論壇」,邀請企業CEO和學生對話。更別提洛桑管理學院每年公布的競爭力指標,連總統都不得不關注。

張忠謀(左)與彭淮南(右)日前為了新台幣匯率與競爭力問題,針鋒相對。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張忠謀(左)與彭淮南(右)日前為了新台幣匯率與競爭力問題,針鋒相對。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我的某位友人有個小學一年級的兒子,因為字寫得醜還不想改正,被他念小五的姐姐說:「媽,妳應該要好好管教弟弟,要不然他以後會變得很沒有競爭力,出去一定找不到工作。」這雖然只是個極私人的例子,但若說台灣連小學生高年生也知道競爭力很重要,大概不會有人反對。

我們很喜歡講競爭力,不過,到底什麼才是競爭力、又在競爭什麼東西呢?

維基百科告訴我們,競爭力(competitiveness)有兩種:「企業」和「一國某種產業」的競爭力,指的是能夠占據比競爭對手更多市場的能力,但是這種競爭力並不探討個人。小五姊姊擔心弟弟「找不到工作」的個人競爭力,也許比較接近人資管理上「職能」(competency)的意思,是公司用來描述員工能否把工作做好的能力,包括知識、行為和認知技巧等等,它最大的好處是可以幫助企業招募員工、選擇和發展人才。

是了,我們擔心找不到工作、擔心自己被人比下去,所以在乎競爭力。以後工作會用到英文,現在趕快學好才可以幹掉其他人;老闆需要勤奮的員工,最好先鍛鍊刻苦耐勞的本事;專業資格需要證照,起碼在畢業前先考一考……我們渴望在競爭中勝出,至少贏過一些人(或國家)才感覺安全。但回頭想想,其實有沒有競爭力,好像跟你這個人有不有趣、受不受歡迎、日子過得快不快樂,都沒有太大的關係。

講到念書和就業,很多人告訴你競爭力無比重要。但提到過日子,沒人會建議你怎麼喝一杯有競爭力的咖啡、如何用最有競爭力的方式看一場電影、談一場高競爭力的戀愛、怎麼安排旅行才能提升競爭力。喝咖啡聊天、看電影、聽音樂、旅遊……這些在我們生活中創造最多亮點、最多話題和回憶的事情,都和競爭力沒什麼關係。(喔,不過告訴你「人生壯遊一次會提升競爭力」的雜誌卻是台灣最暢銷的雜誌,你說台灣人是不是競爭力中毒很深?)

當然這不是說,很有競爭力的人都過得不快樂,只是許多人巴不得一年有時間看52場電影,可以出國旅遊2個月,最好還每天下午悠閒喝咖啡。仔細想想,我們在生活大多數的時間,運用超級的競爭力來工作,到頭來卻為了滿足一些與競爭力無關的東西,這種精神分裂是怎麼造成的呢?

或許是因為,在競爭力的世界裡,我們很難做自己。

要競爭,自然有規則、有指標、有成績表現,必須在給定的規則之下做得比別人好。但就算在這些規則中勝過其他人,也不保證那是原來的自己。許多企業大老擔心年輕人愈來愈沒有競爭力,或許是因為,比起競爭,年輕人更想做自己。我們願意花時間思考人生的意義,不一定要當那個最成功的人,情願放棄一點在集體中求生的競爭力,找回那些讓我們成為獨特個體的東西。

張忠謀(左)與彭淮南(右)日前為了新台幣匯率與競爭力問題,針鋒相對。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張忠謀(左)與彭淮南(右)日前為了新台幣匯率與競爭力問題,針鋒相對。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年輕人的志向小、不再在乎競爭力,台灣經濟會不會完蛋我不知道。但話說回來,管理學上的核心競爭力(core competence),不正是擁有一套「單一、獨特、不易被模仿的資源運用與技術」嗎?學會不去競爭的我們,或許反而才是另一種勝利。哎呀,文章寫到最後,我也不能免俗的「競爭力上癮」了一下……

留言區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