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想健康快樂地活久一點嗎?專家建議「2類長壽飲食」,限制攝取5種食物

最新文章

more

大家都在看

more

疾病百科

more

我要投稿

內容提供合作、相關採訪活動,或是投稿邀約,歡迎來信:

udn/ 元氣網/ 醫療/ 兒科

孩子語言能力差 會影響學習效率?

【內容摘自《孩子的教養,你做對了嗎?》,作者王宏哲,方智出版】

臨床實例

一對年輕父母帶著孩子來找我評估,想要了解孩子的語言問題。他們覺得孩子已經兩歲半了,卻還是聽不懂很多對話,就連「去鞋櫃拿鞋穿,準備出門」都無法理解。托兒所老師也發現同班的孩子都可以在聽到指令後就動手去試或順利完成,但他們的孩子卻不行。

我跟這對父母解釋這是聽覺理解的障礙,也是認知障礙的一種,必須進一步接受感覺統合聽覺訓練與語言療育課程,才不會影響孩子將來日常生活發展與學習。

錯誤觀念

‧長期使用寶寶語言與孩子對話

使用寶寶語言跟孩子溝通固然可以引起孩子的興趣,但父母的教養溝通語言應該逐漸複雜才對,例如一歲前說:「球球呢?」一歲半前說:「球球給爸爸。」一歲半後則要說:「把球拿給爸爸。」這樣才能循序漸進的增加孩子的語言理解能力。平常如果過度保護孩子,把餐具、玩具、衣物、鞋襪等都安排妥當,而不引導孩子主動執行,會導致孩子的聽覺理解能力不佳。

‧講話太快,不等孩子回應

父母或主要教養者講話過快,不給孩子回應的機會,也容易讓孩子的語言溝通產生問題。另外要特別注意的是,在嬰幼兒語言學習上,家長不能只關心口語表達的發展速度,對成人指導語的執行程度也是智力發展的關鍵之一,例如:「眼睛在哪裡?」「嘴巴在哪裡?」「我的頭髮在哪裡?」等。

科學育兒新觀念

‧適當的情境教學

父母可以利用自然的情境機會教學,像是描述日常生活中正在進行的動作給孩子聽,例如:「你看,媽媽正在用果汁機打果汁給你喝。」以促進孩子快速的連結與理解;或是要求孩子拿東西、做動作,增加聽懂的語彙、指令與短句。

‧練習指認物品與提問

教導孩子練習指認物品或圖片,如物品的名稱、功能、地點、動作、食物、身體部位、交通工具等,從實物照片到圖片,逐步練習。利用提問幫助孩子理解疑問句,如「這是什麼?」「做什麼用?」「他在做什麼?」「去哪裡?」「誰在⋯⋯?」「誰的?」「哪一個?」「什麼時候?」「為什麼?」等。

‧以豐富的肢體語言輔助

遇到與概念有關的表達學習,如大小、長短、顏色、高矮等,可以邊聽邊動手操作,以增加訓練成效。多唸適合的故事書給孩子聽,然後問問題,讓他指出你要找的重點,也能增進孩子理解抽象語彙、複雜語法、語句的能力。

至於面對語言理解力較差的孩子,臨床復健醫學對父母的教養方式,有以下四項建議:

1. 放慢速度

2. 停頓

3. 強調關鍵字

4. 有更豐富的手勢與表情

教養 復健 嬰幼兒

這篇文章對你有幫助嗎?

課程推薦

延伸閱讀

猜你喜歡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猜你更喜歡